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重庆知识产权律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08:3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认为:

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中“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认定标准及方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即商业秘密应具备秘密性、保密性(保密措施)、价值性和实用性四项要件。


其中,秘密性是指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价值性是指原告主张的信息能够带来现实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实用性是指原告主张的信息能够实际使用。


目前,全省法院尚没有因不具备价值性或实用性而未被认定为商业秘密的案例。其原因不难理解,因为如果争议信息不具备价值性或实用性,原、被告之间就不可能因此发生纠纷进而提起诉讼。在实务中,目前审理难度最大,争议最大的问题集中在对涉案信息秘密性的认定(即是否为公众所知悉)和保密措施是否合理两个方面。


对此,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确定的精神,我们确定了以下审查标准和方法:


(一)要求原告明确其商业秘密的范围——明确秘密点


要求权利人首先明确其商业秘密的范围——明确秘密点,是为了准确划定权利人主张其商业秘密的权利边界,这是权利人寻求司法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技术秘密案件还是经营秘密案件,都存在明确秘密点的问题。技术秘密案件的秘密点是指具体的技术方案或技术信息;经营秘密案件的秘密点是指区别于相关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户信息等经营信息。


其中,技术秘密案件秘密点的确定最为复杂。此类案件原告起诉时往往会圈定一个很宽泛的技术秘密范围,因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故秘密点的确定过程往往很复杂且当事人争议极大,一般需要经过若干次质证或庭审才能最终确定。


究其原因:一是原告出于尽量扩大保护范围的需要,有意将公知信息纳入技术秘密的保护范围;二是原告出于对《反不正 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不熟悉,误将公知技术纳入技术秘密范围一并主张权利;三是原告的诉讼代理人因缺乏专业技术背景,对技术秘密的内容陈述不清,等等。


如挪赛夫商业秘密纠纷一案,原告主张被告采取不正 当手段获取其玻璃钢救生艇制造技术,并主张全部玻璃钢救生艇制造技术均属于技术秘密。在审理中,法庭仅在秘密点的含义及范围确定问题就进行了反复释明,类似情况在技术秘密案件审理时经常出现。


如果依循原告的诉讼主张,显然会产生三个不利后果:一是原告诉请保护的商业秘密范围被不当扩大;二是很可能仅因原、被告使用了相同公知技术而不当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三是如果不要求原告就其商业秘密范围作合理缩减,而全部交由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势必造成鉴定工作量无限增加,影响案件的审判效率。


为有效解决技术秘密案件中秘密点确定难的问题,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1.原告主张技术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的,应列明其中构成技术秘密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与公知技术信息予以区分。


如:原告主张设计图纸或生产工艺构成技术秘密,应具体指出设计图纸或生产工艺中的哪些内容、环节、步骤构成技术秘密。原告如果坚持主张全部技术信息均构成商业秘密,应明确该技术的具体构成及全部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的具体理由。


一般而言,经过法官的反复释明,并结合被告的抗辩意见,原告的技术人员经反复讨论、筛选、甄别,最终会将原先范围很大的秘密点逐渐予以明晰并合理缩减。如前述挪赛夫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原告最终将其商业秘密保护范围由“整个玻璃钢救生艇的制造技术”缩小到“包括船舶铺层图在内的八项制造技术及其之间的组合”,并在此基础上经质证确定了技术鉴定的内容。


2.要求原告一般应在质证或庭审证据交换结束前明确商业秘密的基本内容,在法庭辩论开始后不得变更其主张的商业秘密内容。


在审理侵犯技术秘密案件时,因证据材料较多,需要组织当事人就各自使用的技术情况进行庭前证据交换。为防止原告利用证据交换不当利用所掌握的对方技术来扩张自己技术秘密的范围,法庭必须在证据交换前,明确限定原告明确秘密点的时点,即一般在证据交换结束前。


证据交换结束后,原告将对方当事人提供的经营信息、技术信息作为自己商业秘密内容,请求扩大其秘密点的范围,一般不予准许,除非原告有证据证明该信息原本属其所有。如:原告诉被告窃取其一项关于农药生产工艺的商业秘密,被告抗辩称其生产工艺与原告不同,并提供了相关工艺流程。经比对,原告的生产工艺内容为A,被告为A+B。此时原告如无充足的证据和理由,不得以诉讼准备不足等为由,要求将B增加到其主张的秘密点中。


(二)原告应对“不为公众所知悉”负证明责任,但可根据具体案情,适当 降低证明标准


《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9 条第1款规定:“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或容易获得,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第2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有关信息不构成不为公众所知悉:


(一)该信息为其所属技术或者经济领域的人的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二)该信息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进入市场后相关公众通过观察产品即可直接获得;(三)该信息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四)该信息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五)该信息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六)该信息无需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容易获得。”以上规定为原、被告双方诉辩涉案信息是否“不为公众所知悉”提供了实体法依据。


“不为公众所知悉”作为消极事实,不仅理解难度大,证明难度也较大。长期以来,实务中的主导性观点是如果被告以原告主张保护的信息不具有秘密性抗辩,应当由被告承担相关信息已经为公众所知悉的证明责任,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我们理解,实务中形成的对“不为公众所知悉”要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观点,原因在于“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消极事实,本身难很证明,而原告起诉时通常提供了“接触加相似”的初步证据,容易使法官产生一定的内心确信,因此,直接判令被告对其秘密性抗辩承担举证责任,可以有效降低案件审理的难度。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法院要求“被告负有证明其使用原告商业技术秘密合法性的责任”,“对原告的举证责任要求过于轻松,而对被告过于苛刻。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将商业秘密当作方法专利去保护,而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根本性区别。很可能在举着保护原告商业秘密旗帜的同时,却由于强令被告披露自己的秘密信息而实际损害了被告的商业秘密。


”对此,我们的观点是:


1.  商业秘密案件中,就“不为公众所知悉”要件的成立,证明责任仍在权利人。


理由是:根据证明责任的一般理论,权利人应对其基础权利的存在负有举证责任。在民事侵权诉讼中,原告主张被告侵权,通常需就以下两方面举证,一是原告本身享有某项基础权利,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二是被告针对原告所享有的基础权利实施了某种侵权行为,从而引发了侵权诉讼。


通常情况下,原告对上述两方面事实要件均负有证明责任。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由被告对侵权行为的不成立承担证明责任。也即通常所说的证明责任倒置。但无论如何,主张权利方均应对基础权利本身存在的事实首先承担证明责任,否则有违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性原理。


根据目前在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中占主流地位的法律要件说的观点,证明责任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分配:“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权利发生的法律要件存在之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否认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妨碍权利的法律要件、权利消灭的法律要件或权利限制的法律要件之存在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具体到商业秘密案件中,“不为公众所知悉”这一要件属于商业秘密是否成立的基础性事实,理应由权利人举证。


如果在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商业秘密成立的情况下,要求被告必须证明原告商业秘密不成立方能免责,则不仅对被告人显失公平,也与通行的证明责任理论相冲突。《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4 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指称他人侵犯其商业秘密的,应当对其拥有的商业秘密符合法定条件、对方当事人的信息与其商业秘密相同或者实质相同以及对方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对此,起草该司法解释的相关同志也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有些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是否可以倒置并未作出规定,因此,司法解释未采纳有关设定商业秘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建议,这应当 由立法解决。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举证责任,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和《最高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有关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定等办理。


2.通过司法鉴定手段来解决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


在确定原告应就“不为公众所知悉”要件承担举证责任的前提下,对于复杂的技术信息,可通过司法鉴定方式就是否“不为公众所知悉”进行判别,由所属领域技术专家给出鉴定结论,这也是目前审判实务中通行的做法。


在前述挪赛夫公司商业秘密案中,原告将其商业秘密保护范围缩小到“包括船舶铺层图在内的八项制造技术及其之间的组合”,但被告认为原告主张的商业秘密仍属于公知技术,双方各执一词,原告事实上也无法进一步举证,故根据原告提出的鉴定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组织技术专家就涉案技术信息是否“不为公众所知悉”进行了鉴定,解决这一问题。


3.可根据案情,适当降低权利人对“不为公众所知悉”要件的证明标准。


对于因技术手段限制导致司法鉴定无法作出明确结论,或涉案标的额不高、技术不复杂,而技术司法鉴定费用成本过高、鉴定周期过长致使鉴定无实际意义,如严格适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可能有失公平时,可以结合原告提供证据情况和被告提供反驳证据情况,适当降低权利人的证明标准,即将原告的证明标准调整为“盖然性占优势”。


如原告向法院提供了署名的技术图纸、工艺流程等技术资料、技术专家研发技术过程的说明等证据,介绍了相关技术背景,具体说明其主张的技术信息与公知技术相比存在的区别点,以及具有何种进步等,而被告仅停留在口头反对,并未提供令人信服的反驳证据或理由,则可以认定原告所主张的商业秘密成立。


适当降低权利人的证明标准,其积极意义在于合理确定了商业秘密案件的证明标准尺度,即有利于促进双方当事人的举证积极性,有利于查清明案情,同时也未对权利人课以过重的证明责任,有利于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认为:

“不为公众所知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构成商业秘密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也就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采取了“保密措施”。最高法院《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对上述三个要件作了进一步细化。


通常,实用性一般比较好证明,该特性也不是双方当事人争执的重点,但对于“不为公众所知悉”以及采取“保密措施”两个要件的证明责任以及标准,存在模糊与分歧。对于“不为公众所知悉”,在调研中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谁主张,谁举证,原告对请求保护的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负有举证责任;但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为消极事实,原告难以举证,应由主张积极事实的一方进行举证,即如果被告提出该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此时举证责任发生转移,应由被告对此举证证明。


我们总体上同意后一种观点。如:在深圳某基层法院审理的一宗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主张其商业秘密为“整车底盘、操控系统、传动系统、整车电器系统及相关控制系统的开发”、“整车工艺布置、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及机械设计、整车安装调试”相关技术。


原审法院认为,原告并未能就其主张的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向法庭提交证据证实。因此,原告主张的相关技术并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而我们认为,上述认识有不妥之处。


首先,不应将商业秘密本身的“不为公众所知悉”与采取“保密措施”混为一谈。一方面,“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商业秘密区别于公知技术和公知信息的本质属性,若本身不具有“不为公众所知悉”特性,即便采取“保密措施”,也不能使其成为商业秘密。


另一方面,本身具有“不为公众所知悉”特性,也可能因为没有采取有效保密措施,而使其丧失商业秘密属性,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其次,采取“保密措施”属于原告的举证责任,原告必须就其采取“保密措施”进行充分举证。


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作为一项消极事实,原告通常很难证明。被告如果声称原告请求保护的商业秘密已经为公众所知悉,则应对其抗辩主张承担举证责任。第三,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4 条的规定来看,没有要求原告就商业秘密的“不为公众所知悉”承担举证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络电话:023-86804343

渝公网安备110000000019号 | 经营许可证(渝)字第659号

Copyright 2010-2013 dcfalv.com © 重庆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著作权声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